(经2015年5月19日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
一、科研
1.结合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我院将逐步实施下列分类方式:(1)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2)对从事技术支撑和服务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服务质量与实际效果为重点的评价;(3)对创新团队实行以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能力与合作机制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
2.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提升学院的活力。创造机会加强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的交叉与融合。(1)不定期组织证据法所与法庭科学所的研讨活动,集体研讨与本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学术问题,对立法草案给予修改意见;(2)组织学术讲座;(3)在加强司法鉴定改革、标准操作的层面上,献计献策,组织研讨。
3.积极组织科研项目的申报、检查、结题工作。2015年,我们将积极组织、督促全院教师的科研项目课题的申报、检查、结题工作。并争取在结题的工作上取得较大的进展。
4.强化科研管理统计工作。除了逐步建立科研人员学术档案之外,对科研人员每年的科研工作给予横向(横断面)比较,并公示。同时,加强对我院的科研立项、论文数量、科研奖励金额等情况综合统计。为全面考量我院科研工作提供详实、准确的第一手数据。
5.适度改变论文数量与利益分配过度关联的现象。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实施分类评价,使得科研成果考评更具有科学性。
6.进一步完善本院科学研究的考评文件。我院拟进一步完善科研考评办法。在科研考核的内容上,我们除继续关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专利、软件”等传统考核指标外,适时引入同行评价、期刊分类等级评价等内容,对“行业标准制定”等在业内影响力较大的彰显我院软实力的考评指标。
7.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继续以郝红霞老师的项目为主要培育对象,积极培育北京市工程中心。以及由刘建伟老师的物证技术团队为主要培养对象,开展电子数据方面的司法鉴定及法学研究。
8.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审查。按照《0638太阳集团官网科研考核办法》进行管理,进一步严格科研成果审查。科研人员每年申报的科研成果,以学校科研处科研平台确认的成果为准,分值以学校《科研典》规定为据。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
1.做好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按计划完成和落实教学工作安排。
2.组织讨论和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
3.组织实施2013级、2014级在校生的奖学金评定工作。
4.6月初,召开全院教学工作会,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我院教师本科生教学问题。
5.组织新生选择和确定导师,强化研究生导师责任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
6.做好我院研究生包括在职法律硕士夏季和冬季毕业生开题、论文评审、答辩工作。
7.规范课堂教学,完善考试制度。专业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应占总成绩的40-50%。
三、学生工作
1.增加辅导员一名,明确辅导员职责,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2.强化班主任职责,做好学生学业引导和规划工作。
2.完善毕业生信息统计,跟踪学生就业动向,推荐优秀毕业生,做好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等。
3.组织、实施2015年研究生招生工作。
4. 做好2014级学生搬家前的准备,安排车辆、落实宿舍。
5.做好新生入学前准备和两校区的迎新工作。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做好新生档案整理、入档工作;完善入学户籍迁移、组织关系迁移手续;协助新生完成助学贷款工作,确保新生顺利入学。
6.强化学生上课纪律,保障学生听课出勤率。
四、法庭科学研究所
1.全面推进司法鉴定工作。
2.法庭科学博物馆建设。拟采购270万元设备。申报1000万元设备购置意向。
3.中国司法鉴定信息与评估中心建设。接受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委托,授权发布司法鉴定相关信息,进行司法鉴定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并承担各省司法鉴定报表的采集、统计等工作,每年出版中国司法鉴定发展蓝皮书。
4.法医病理学远程会诊中心建设。将于2015年5月正式开通,试运行至2016年12月底。
5.英文期刊“Chinese Journal Forensic Science and Medicine”编辑出版工作。
6.毒品快速检验设备开发。
7.筹备建设法庭科学研究所发展部。
8.拍摄研究院系列专题纪录片。
9.召开第三届法律与精神医学论坛。
10.做好定岗定编、工资改革工作。
五、证据法学研究所
1.《证据科学数据库》建设,对法规、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项目等资料分类整理、上传,为证据科学教学、研究提供资料服务。
2.举办第二届中国司法文明指数研讨会,在全国19省市开展中国司法文明指数调研。
3.举办“审判中心与证据法的发展”研讨会。
4.办好证据法师资高级研讨班。
5.组织开展证据法所教师集体备课,尝试证据法研究所与法庭科学研究所教师交叉备课。
6.与浙江警官学院、吉林警官学院等开展警官培训工作
六、证据科学杂志编辑部
1.编辑部明确分工。由刘鑫负责第2,5期,李训虎负责第1,4期,高琼负责第3,6期,汪诸濠老师承担英文编辑工作。保证每期杂志的编辑出版时间为3个月。
2.杂志各期的选题及分工。责任编辑队伍进一步扩大,具体成员包括:刘鑫、李训虎、王进喜、张中、褚福民、吴洪琪、汪诸濠、施鹏鹏等老师。每位责任编辑负责一期杂志的专题约稿和提供足够的备选稿件。
3.加强约稿工作。约稿应当注重作者选择:一是要注重作者的知名度,不一定是正高职称,强调作者的学术水平,注重稿件质量;二是要注重作者的多元化,多约外单位稿件,本院、本校少约;三是约稿要注重内容的多学科交叉性,尤其是法庭科学与证据法的交叉;四是可以约一些涉及具体诉讼类型证据方面的文章,拓宽约稿的领域。
4.外文首发文章的约稿要求及奖励。外文首发文章系我刊一大特色,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几率较高。今年继续延续前两年的政策,对于外文原文及译文首发实施奖励。其他境外作者的约稿事宜,适用上述奖励措施。
5.加强校对工作,尽量避免出现错漏字现象。
七、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1.成立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做好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
2.举办好“第五届证据科学国际会议”;办好“证据科学春季论坛”、“证据科学论坛月”等学术会议和讲座。
3.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交流会。包括上海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举办的国际会等。
4.加强海外中国证据法和司法制度研究中心建设,包括开展与印第安纳大学摩尔法学院关于中国法律和比较司法制度研究项目、建设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海牙国际司法机构联络处、在加州戴维斯分享建设中美证据法比较研究中心。
5.加强海外中国法庭科学研究中心建设,开展与韩国国立科学搜查研究院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合作项目,中瑞证据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合作研究项目,中美法庭证据科学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合作项目,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共建中美双硕士学位(MS-JM)研究生项目。
6.落实“111计划”,组织安排好海外学术大师和学术骨干来校授课。
八、办公室
1.继续做好院里的各项日常行政工作,不断提高为全院教职工的服务水平。
2.积极落实与在研究生课程班全面停办的情况下,积极开展高端短期培训的项目。
3.全面清查研究院的管理文件,完善研究院文件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
4.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一五年五月十九日